中国随州网记者 陈巧玲
近日,全国多所高校因为担心学生身体素质不够而取消运动会长跑项目的消息引发了各方关注。而在11月份,记者在我市各中小学举行的运动会上发现,学生们在短跑、跳绳、踢毽子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时,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单双杠、三级跳远、鞍马等一些传统项目却逐步消失了。 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应该学些啥?从中小学开始,学校体育课正在悄悄变化中,也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思考。
小学体育课越来越轻质了
“我们体育课没有长跑、跳高之类的项目。听说现在大学都取消了,更别说我们中小学校了……”记者随机调查采访了我市一些中小学生体育课项目,发现对学生体力要求比较高的长跑项目,双杠、铅球、三级跳等可能有一些对抗性或者冒险性运动都鲜有听到。 而目前,在城区的不少中小学校的操场上,我们也已经很少看到单双杠的踪迹,除此之外,渐渐消失的还有其他不少体育项目:由于场地所限,不少经过改建的学校也没有了沙坑,三级跳、铅球等都不练了,鞍马等锻炼器材也被堆放在学校体育保管室的一隅蒙上厚厚的灰尘。 那么,如今的孩子体育课都上些啥?调查发现,不少学校体育课以跑步、跳操压腿等为主,而在其中学生游戏及自由活动等占据了较大比例。“现在的很多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就是跳跳绳、做做操、玩点小游戏,更有的干脆变成自由活动,这样能行吗?”不少人也提出这样的担忧。
师资所限和安全因素的考量
“我们学校原来是有双杠的,也是在今年暑假操场改建时才拆掉的。”曾都区东关学校体育教师刘振芹介绍,在学校运动活动中,双杠、跳高等体育项目等淡化或取消,是由于必须考虑到学生在校活动的安全性。 “有时候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一个操场上就是上百号人,孩子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儿谁也担不起责。”采访中,城区不少的中小学教师也反映,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学校的活动场所有限,体育课有时候也很难达到效果。目前,除了中考要求考试的少数项目以外,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程都明显降低了运动量。 此外,对于不少乡镇中小学来说,专业课程教师的缺乏成为体育课程简化的重要原因。“别的课程教师兼任体育课,专业体育教师很少。”随县一位小学校长介绍,他是教语文的,但也曾兼带过体育,由于自己不太熟悉专业的体育器材,体育课只能带孩子做一些技巧性的活动或者游戏。
青少年体育课别“因噎废食”
“如果完全因为学生体质不足或者存在冒险性,就取消一些常规的体育项目,我认为这无异于‘因噎废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科长赖守军说,依据体育大纲的要求,在保障学生安全状况下,还是鼓励中小学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对学生体育健康问题,市教育部门也一直非常重视,并要求各个学校开齐各类体育项目,各项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如今不少的学校还发展起各自的体育特色活动。赖守军说,学生的体育运动教育需要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除此之外,社会积极的舆论环境也很重要,“希望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引导孩子去运动。不要因为对孩子的过度的关爱,而让孩子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