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续立勇 金松 2011年秋,随县三里岗镇中心学校打破了教师队伍连续十年没有新人加入的历史,迎来了三名“新老师”,他们是响应国家“三支一扶”政策号召,自愿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大学生。他们离别了家乡,告别了都市,来到农村支持基础教育工作;三里岗镇中心学校也积极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服务,帮助他们在业务上成长,以山里人素有的真诚和热情,温暖他们的支教生活。 照顾生活帮扶业务 在得知将要分来几名新教师的消息后,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改造宿舍,保证每个老师一间新宿舍;还特地为他们建了灶台,购置了灶具,解决他们的就餐问题;为满足他们的业余生活和教学业务需要,专门为他们的宿舍牵了宽带网线。来自随州城区的李紫琼老师平生第一次住进大山里,有些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但是她说:“看到学校实在的服务,心里是暖的,一定会好好工作!” 如何发挥支教生们的优势,让他们尽快从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问题。学校校长经研究决定:让位子,挑担子,结对子。就是说让这些支教老师带重点学科,到毕业班去,把担子挑足,教学精英当他们的导师,同科教师是他们的帮手。 支教生戢庭翔老师初来学校就担负起了九年级化学学科的教学任务,学校让资深的化学教师喻致文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指导。两个月下来,小戢的教学成绩就差不多与喻老师班的成绩比肩了。喻老师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是不假!”由于这一系列的帮扶举措,三位支教老师们进步都很快。 基础教育呼唤人才 年轻的支教老师,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才艺汇演,有他们的精彩展示;教学大比武的课堂,萦回热情的掌声;课外访万家的小径,留下他们跋涉的脚印。学生们欢迎他们,因为他们给学校带来了朝气与活力。 近十年来,由于中等师范停止招生,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又大多选择城市学校,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一直没有新人加入。再加上上级学校的选拔和部分教师流动等原因,导致三里岗镇出现了教师整体缺乏和整体年龄偏高的现象。国家 “三支一扶”的政策,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基础教育编制紧张的矛盾,减轻基层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还能调整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为学校带来教育的新气象、新活力,因此深得基层学校师生的拥护。三里岗镇希望更多支教生来到山区学校,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