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气积聚正能量 本网记者 陈 云 昨日,在市政协工商联、对外友好、少数民族、社会福利、宗教、归侨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行政审批需树立正气、规范收费、形成“正能量”成为热议的话题。 王光意委员表示,随州要进入全省行政审批数量最少、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三最”城市,必须要加大行政审批的改革力度。应对行政审批的事项进行梳理、合并,减少收费,缩短时间。黎汶对此有同样的感受。他说,当前,随州决心进行行政审批改革,应该加大力度,坚持到底,切实减少审批的环节,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曹永财等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表示行业需自律、规范,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正能量。政府也应明确告知企业,哪些项目该收费及收费标准等。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黄志群说,大家提出的意见都很好。政协委员就应该讲真话、讲实话,树立一种正气,通过这种正气来积聚正能量,来促进随州发展。
擦亮编钟文化名片 本网记者 陈 云 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这两张名片早已确立。昨日,在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教育、医药卫生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擦亮编钟文化名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桂运东委员表示,这几年,炎帝神农通过连续几届的寻根节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对来说编钟的文章还做得不够。弘扬、挖掘编钟文化,擦亮编钟名片,有利于弘扬随州文化,推动随州旅游发展。王桂兰委员说,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欣喜地看到了,政府已把启动“中国编钟音乐之都”核心区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这一举措必将进一步扩大随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随州的城市品位。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传根对各位委员的建议表示肯定。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应深化编钟的品牌宣传,擦亮编钟名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施,打造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
随州专汽需要创新 本网记者 张 琴 1月6日下午,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代表团讨论会上,代表们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更好的建设“车都”成为讨论热点。 彭新作代表说,打造“圣地车都”非常符合随州的实际,下一步我们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东西来做大做强随州的专汽产业,更好的拉动地方税收。 王晓宁代表说,随州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应该学习浙江温州商人,要从现有的资源优势出发,找新项目,抓新的增长点。 朱建军、孙正生等代表建议随州专汽可走高层次、打造全系列、尝试做整车。同时,可以攀大靠强,引进一个或几个名牌,来提升综合竞争力。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本网记者 张 琴 1月6日下午,在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随州经济开发区和大洪山风景区的代表团讨论会上,代表们就加强政策公开和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问题展开热议。 会上,这一话题成为讨论热点。辛天英、夏运香代表提到基层群众反映较多的农村危房改造和惠农补贴问题,很多农民对政策不够了解,或者是手续流程太复杂,导致长期无房住、住危房、拿不到补贴,建议政府在此类问题上能够早规划、早公布、早沟通,让基层群众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理解政府,并能更好更快地解决自身问题。王焕义、徐正刚等企业家代表们,提出了现在办企业难,其中一点就难在建厂、融资等许多方面存在程序繁琐的问题,这样对招商引资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希望能够精简手续,提高政策透明度。 谭志勇代表认为,在政策公开透明方面,基层代表应该当好桥梁作用,传达百姓心声,传播政府政策;在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方面,健全的政务服务体系是城市的软环境之一,改善服务软环境才能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造福普通群众。
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本网记者 唐天才 1月6日下午,曾都区代表团一分团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讨论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传义代表说,目前,我市的“两抢一盗”、流氓地痞寻衅滋事、交通和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这就导致部分受害群众更加贫困,也让众多市民感到不安。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老百姓安全感、幸福感。 郑晓峰代表认为,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居高不下,特别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等比较明显。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稳控物价,人们才能安心和放心,民意顺畅,社会安定和谐。人大代表张振建说,目前,我市医疗卫生条件与老百姓的实际看病需求差距还较大,就需要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用更大作为赢得自信 本网记者 常跃耀 1月6日,广水代表团人大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市长傅振邦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认为,报告文字简洁,立意高远,总结成绩客观实在,提出目标,要求高,措施明,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张学清代表说,推进“圣地车都”建设,关键在人, “四大行动”作风整顿,成效明显,要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杨天兵代表说,2012年随州争取的养老保险、就业等资金突破4个亿,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他希望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做好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吴超明代表说,从报告之外读报告,从领导的口中说出今日的随州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用数字和事例诠释;从百姓口中说随州,随州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了;从干部口中看随州,经济快速发展,自感压力大,自信心增强;“神韵”随州,意境幽美,内涵更丰。广水要争做能做敢做随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做好区域经济对接的桥头堡;做强冶金等新兴产业增长极和做好“神韵随州”的追随者和建设者,抢抓“黄金十年”机遇,用更大的作为赢得经济自信和跨越发展。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本网记者 陈巧玲 1月6日,随县代表团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讨论时一致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实在,分析问题客观、深刻,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具体且有效的措施和方向。大家还针对我市城镇化进程中,逐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人大代表刘爱明认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始终都是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要更有效的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势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妇女代表王春华,则结合我市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地区普遍出现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生活中的困难提出建议。她认为,应该将关爱“三留守”人群等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确保他们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和改善。
“神韵随州”是随州人的梦想 本网记者 杨 磊 1月6日下午,市政协中共、民建、民进、民盟、无党派界别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提出建设“神韵随州”的指导思想,突出深厚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等级和品牌,是随州260万人民的幸福发展之路,是随州人的追求和梦想。 赵建新委员建议,以炎帝编钟为核心,整合全市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谒祖圣地的建设。费巧云委员认为,建设“神韵随州”,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随州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科学融合。她建议,要提升文化大产业思维,加强随州文化影响力,用文化软实力提升随州经济,提升随州知名度。
随州呼唤空调公交车 本网记者 陈巧玲 夏天乘公交太闷,冬天乘公交好冷,可能不少市民在出行中会有着类似的烦恼。1月6日,在我市“两会”讨论中,不少的代表也提出逐步发展空调公交车的建议。 代表们建议,我市应该在未来几年逐步发展空调公交车,政府也应该在公共交通设施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通过配置空调公交车和非空调公交车,让市民各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