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人民公仆的榜样

2012-11-29 14:03| 原作者: | 查看: 101477| 评论: 0|发布者: admin|来自: 随州日报

——深切缅怀洪学智首长诞辰100周年

今天,是洪学智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的心情依然是这样沉重。在老首长离开我们的六年中,他的音容笑貌终始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谆谆教导经常响起在我的耳边,蹉跎岁月不能带走我对老首长的深深思念。

洪学智将军革命生涯近80年,他四起三落,功勋卓著,一生传奇。他16岁参加红军,21岁就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他当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和志愿军,一直到去世,他依然是一位在职军人,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在我军多个领导岗位上都工作过,党中央评价他“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政治、后勤领导才能,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教育工作、装备工作均有重要建树”,是我军不多见的军政著备、文武双全的全才。他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领导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系,成为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我有幸认识洪学智将军是在19779月初,那年我18岁,正在部队服役,在国防工办管理局当战士。老首长因1959年庐山会议受彭德怀冤案株连,在离开军队17年后又重回部队工作,出任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有一天,国防工办管理局的一位局长把我叫去,告诉我组织上的决定,安排我到洪学智主任身边当公务员,并对我提出了许多要求。就这样,我来到了洪学智首长身边工作,前后工作了二年多,在与首长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领略了首长“权重坚守本色,位高心在百姓”的风范,见证了首长清正廉洁、严于律已的公仆本色。他是人民公仆的榜样,是我们党的高级干部的楷模。

洪学智首长给部下突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其实,他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的尊重。在首长看来,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政治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他关心部下,尊重部下,认真听取部下的意见。我从走进首长家门的第一天就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至今仍清楚记得第一次到首长家的情景。由于我来自农村,没有见过世面,到了部队,见过最大的官就是管理局局长。现在要见的是共和国开国上将、志愿军的副司令,心里不免有点紧张害怕。进门后,首长不在,首长夫人张文阿姨见了我。张文阿姨是四川通江人,1933年参军的老红军。她知道我是新来的公务员后,给我倒水,问寒问暖,特别和蔼可亲。傍晚,首长回家了,他好像早就知道我的名字,一进门就叫开了:“小敖啊!”我赶紧走过去,向首长敬礼,又给首长倒水。管理局领导早就交待我,首长不喝茶,也不抽烟,我就递上了一杯白开水。因为心里紧张,没等茶杯递到首长手里就松了手,一杯水全部撒在了地毯上。我心想这下糟了,第一天工作就出这么大的差错,首长肯定要批评我了。没有想到首长不仅没有说我,反而关心地问:“没有烫着手吧?”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茶杯捡起来,让我又倒了一杯。接着,他又笑容满面地与我攀谈起来,问完我的家庭后,又问了我的情况,我一一如实回答。他对我说:“组织上派你到我身边工作,这是工作需要。”他唯恐我对本职工作不理解,又对我说:“公务员、警卫员都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看到首长这样平易近人,态度如此谦逊和蔼,使我感到我不是与一个大官在一起,而是与一个普通人在相处,我紧张的心情才放了下来。

后来在首长家待长了,大家都很熟悉了,首长把我当家人看待。张文阿姨对我特别关心,她的容貌与我母亲又十分相似,使我感到特别亲切慈爱。有一天闲聊中讲到农村粮棉油分配情况,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粮棉油都用票,国家实行定量供给。我家在农村,生产队分给大家的口粮是全年人均360斤稻谷。首长听后说“一年360斤稻谷,折合一天还不够8两呢,这怎么能吃饱呢!”过了几天,张文阿姨给我一叠粮票,这是首长家平时积攒下来的,她说:“首长说了,让你把这些粮票寄回家,补贴你母亲”。又有一次,张文阿姨从其他工作人员那里听说,小敖生活很节俭,每个月的津贴费舍不得花,一发下来就存银行,攒在一起寄给家在农村的母亲。首长知道后,不仅表扬了我,还送给我一件新的衬衣。这件衬衣我一直保管着,虽然时间已过去了30多年,但我时时将首长的关心记在心里。

洪学智首长一生功勋卓著,却又历尽磨难。面对四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他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文革”以后的国防工办,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首长的工作十分繁忙。首长身边有好几个工作人员,各有各的职责,我的任务是负责首长的生活起居、接听电话、处理来往信件和日常事务,所以天天跟着他。当时国防工办和国防科委在一栋楼里,首长的办公室在六楼东头,我的单人卧室紧靠首长办公室,以便首长有事随时叫我办理。我看到首长经常加班加点,常常工作到深夜,他那股饱满的精神和废寝忘食的劲头,连年青干部很难做到。平时,他吃在机关食堂,睡在办公室,晚上继续办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用他的话来说,我要拼命工作,把林彪、“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用张文阿姨的话来说,老头战争年代的那股子劲又上来了。首长有个习惯,他在工作的时候不能打扰他,所以每次吃饭,张文阿姨自己不好叫,总是让我去叫。首长对我很和蔼,从不发火,偶尔打扰了他,不高兴时,也是“你这小孩,你这小孩。”喊两声,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吃饭。

尽管首长工作繁忙,但他不忘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一次,他突然问我:“你跟着我天天加班,习不习惯?”我告诉他:“我很愿意在首长身边工作,就是怕做不好。”首长说:“没有关系,可以向其他人请教嘛!你待的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又有一次他与我拉家常,当得知我只有一个母亲在家时,他轻轻地说了一句“你母亲一个人在家,那多孤单呀!”没有想到首长把这件事给张文阿姨说了,几个月后的一天,张文阿姨对我说:“小敖呀,你母亲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你就把她接到北京来与我们住在一起吧!你们母子俩住在一起,免得互相 牵挂。”我觉得母亲身体不太好,来到北京会给首长添麻烦,一直没有让她来京,但首长和张文阿姨的一番深情厚意让我终生难忘。

洪学智首长的生活极其俭朴,与普通老百姓过日子没有什么两样。我每天都要为首长整理卧室,对他换洗的衣服十分熟悉,发现他的许多内衣都缝有补丁。后来我知道,张文阿姨参加红军后在供给部被服厂工作,缝纫技术很好。所以,首长发现衣服破了,都让张文阿姨补补再穿。有时,首长看看刚补好的衣服,还夸赞阿姨几句,说老太太的针线活做得好。首长吃饭很简单,平时吃的都是家常便饭,家乡金寨的农家菜,如臭豆腐干、酸豆角、小河鱼等,都是他最喜欢吃的菜。他特别爱惜粮食,桌子上不允许留下一颗饭粒。有一次,我看到他捡起桌子上的饭粒放到嘴里,就笑着说:“捡饭桌上的饭菜吃,多不卫生呀!”首长听了后马上说:“你这小孩,当年赤卫队连野菜都吃不上,现在国家还很困难,要艰苦过日子。”他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十分认真,那神情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后来秘书告诉我,跟首长出差一是四菜一汤,二是不许有剩饭剩菜。如果有剩饭菜,他一定要坐着亲自监督,看着秘书和工作人员们吃光才走。首长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教育大家爱惜粮食,勤俭朴素,不忘记劳动人民。

洪学智首长对身边工作人员,尤其是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多次教育我要努力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说:“人在世上,不要靠官,要自学成才,自食其力。要懂一门专业知识,走到天边无人欺。”他经常嘱咐工作人员不要搞特殊化,一切按原则和规定办;不要以首长身边工作人员自居,去沾公家的便宜;不要盛气凌人,说话要和气,待人要诚恳。有一次,国防工办管理局军需处领导告诉我,说他们准备给每位首长家划拨一批军服,适当出点钱,让我去领。我将此事告诉了张文阿姨后,她立即说:“不能要,你不要去领。小敖,首长如果知道了,又要批评你了。”首长不仅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同样也严格要求家人。当时,首长家刚搬到北京,国务院管理局在北京三里河安排了房子。全家人多房少,大儿子洪虎一家只能在外面借房子住。首长66岁才有小孙子,对他十分疼爱。每次洪虎一家回来看望首长,首长抱着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但到了晚上孙子要离开时,他让洪虎抱着孩子去坐公共汽车,绝不允许将自己的车让孙子用。与首长住在一起的孙女,幼儿园离家比较远,每天都是由我骑自行车接送,遇到刮风下雨就乘公共汽车接送。公私分明,不搞特殊,以身作则,严于律已,这就是洪学智首长的一惯家风。

在洪学智将军身边工作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首长对我的教育帮助以及他的言教身教,时时鼓励、鞭策着我,成为我努力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对洪学智首长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学习他的伟大人格,发扬他的革命精神,在党十八大的旗帜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当好人民的公仆。

洪学智将军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敖本才

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