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综合报道:春节将至,春运“一票难求”又成焦点。 2013年春运,全国预计客运量是34亿人次。按照铁道部公布的预售时间,1月21日可以预定2月9日,也就是除夕的火车票。随着订票高峰到来,多款抢票软件网上走俏,引发公平和安全方面的争论。专家指出,抢票软件破坏正常购票秩序,对其他购票者不公平,还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抢票软件是怎样抢票的 要从北京回湖北襄阳过年的小杨,苦于买不到北京西站到襄阳的火车票,决定 “曲线购票”。1月19日,他用有抢票功能的某款浏览器开始了“抢票”:先买了从北京西站到郑州的高铁G563次,再从郑州坐K863次普快到汉口,最后从汉口坐动车D5221次回襄阳。 小杨说,用抢票软件买票不用反复输入验证码和提交订单,相当于替用户做了很多工作,节省了时间。 抢票软件是如何工作的呢? 记者就此咨询了某款热门抢票软件的开发者。他向记者解释,抢票软件可以在自动记录下客户的信息后,连续提交订票请求,“不停拨号直到拨通为止”,一旦发现有票源,会立刻提交订票请求,节省了在屏幕前盲等的时间;就单个订票过程来说,通过浏览器插件技术,自动识别需要填表的地方,跳过某些步骤,不到1秒钟就可以完成人工订票数十秒才能完成的步骤。 另外一款抢票软件的开发者也向记者表示,抢票软件最主要的作用是“自动查票,有票提醒”。也就是说,在12306网站查询车票,原本需要用户盯住网页的“查询”按钮,在允许点击的情况下提交查询;抢票工具则是根据“查询”按钮状态,自动提交查询,在有票可预订时则会给出提示。记者体验发现,用手动刷票下订单的话,如果一次下单没有成功,需要重新填写个人信息。即使电脑不卡、网速良好,重新下单需要近1分钟的时间,而用“抢票软件”设定每5秒刷一次,在此期间已经刷新十次以上,而且能及时通知你有没有票。 抢票软件存在安全隐患 朱建生提醒,抢票助手、抢票插件等在网上随意流传,很可能携带木马程序,建议网友不要随意下载安装。 某款热门抢票软件的开发者也提醒说,从技术上看,网上五花八门的抢票插件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木马病毒会伪装成抢票软件,而有些网友回家心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降低了防范心理。 互联网安全专家石晓虹分析,网购火车票需要用户开通网银,这类用户群更容易吸引木马病毒攻击。据介绍,网上有些“抢票软件”已被黑客捆绑了“网银大盗”,它会监视中招电脑的网银支付操作,篡改支付金额和收款对象。专家建议,广大网民购票时应开启安全软件,以免网银财产被木马窃取。 抢票软件会不会截留用户个人信息呢? 记者就此致电该款抢票软件开发者,他表示,对于正规的互联网大公司来说,用户个人信息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如果用户因为使用抢票软件遭遇经济损失,可以向他们提出索赔。 唐威指出,抢票软件的安全性不可能绝对保证,一旦网站被黑客入侵,用户信息就有泄露的风险。 铁道部针对“抢票软件”采取技术措施 面对五花八门的抢票软件,铁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12306已经采取攻防措施,一旦发现,坚决封堵。 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购票高峰来临,铁路技术部门监测到高峰时间段网站登录访问及查询并发数量异常,经分析主要是由部分浏览器所安装的抢票插件所为,此类插件通过频繁查询、强行插队等手段,打乱了正常的购票秩序,直接影响了售票的公正性,损害了大多数购票旅客的利益。 为了更好地维护网上购票秩序,铁道部邀请相关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请他们查看了网站受抢票插件影响的技术图表,并建议他们酌情考虑取消内置抢票插件。同时,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不要用此类插件,以免耽误您正常购票出行。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已经度过了今年春运节前售票高峰期。从目前情况看,全国铁路售票业务正常,新一代客票系统运行平稳,旅客过去最头疼的在车站窗口和售票点彻夜排长队买票现象基本没有了,旅客购票环境和舒适度有了改观。 从所有发售的车票看,互联网占34%,电话订票占4.3%,车站窗口占38.6%,代售点占18.5%,自动售票机占4.6%。 有人指“抢票软件”等于插队 抢票软件如此厉害,那么是否违法呢?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韩明辉告诉记者,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针对特定软件、网站开发专用插件,只要没有非法侵入、擅自修改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无论是否出于商业推广目的,都不算违法。抢票软件本质上是“代替用户操作”,应该不违法。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朱建生认为,网络、电话售票渠道的开通,是为了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而使用“抢票软件”就等于插队,破坏购票规则,加上软件本身的破坏性,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购票系统的安全。“这就好比是一条步行街,开汽车或骑自行车进去,就破坏了规则。”朱建生说。 有媒体报道认为,抢票软件虽然并不违法,但却减少了别人买到票的机会。中国有超过2亿人的务工人员,他们中多数上网不便、没有微博,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同样,对于很多能上网却不会用“抢票软件”的人来说,他们买到票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尽管抢票软件符合“规则公平”,却违背了“机会公平”。 而抢票软件的开发者不认为抢票软件有“破坏性”:“这就相当于使用一个有自动拨号功能的手机来电话订票,自动实现多次重拨和请求的过程。” 不过,瑞星安全专家唐威认为,抢票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自动输入信息和自动刷新,从而节省时间,加快抢票的速度。用抢票软件的人确实比不用的人更容易买到票。同时,频繁地刷新则会造成网站的拥堵。 据了解,近日12306网站高峰时日点击量高达15亿次。在看似庞大的点击背后,有不少是插件 “贡献”的,插件的广泛使用显然增加了网站的负担。 可用技术手段反制抢票软件 尽管存在争议和隐患,抢票软件依然走俏。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一些网店有 “火车智能连点抢票器”、“余票查询 即时订票 实时抢票器”等抢票工具销售,也有一些消费者购买。 除了网络抢票工具外,手机“抢票神器”也在一些论坛中迅速流传。某软件公司推出的手机抢票软件称,可针对购票电话频繁占线、忙音的情况提供连拨功能,帮助用户订票。 业内人士指出,抢票软件之所以风行,首先是因为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同时,也和现行售票系统的设计有关。此外,网上购票的“网络排队”机制不完善也助长了抢票软件的流行,抢票软件与其说是“买票神器”,不如说是网上“插队神器”。 记者从多名技术专家处获悉,目前抢票软件的设计都比较简单,因此12306网站可以对其反制。当然,具体的反制方法,还需要铁道部自我研究完善。 唐威认为,用技术手段禁止使用抢票软件并不难,成本也不高。但是,购票难是客观现实,重要的是提升网站的承载能力,并且优化购票流程。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购票系统不够完善。他建议管理部门理性、客观对待抢票软件,听取多方意见。“如果抢票软件造成网站堵塞的话,说明网站的容量有限,带宽需要拓展,订票系统有待完善。”曾剑秋说。 工信部否认叫停抢票软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23日否认此前媒体报道的 “工信部叫停‘抢票软件’”的说法。 张峰表示,每遇重大节日,工信部都会要求通信企业加强网络运行管理,确保网络畅通。考虑到抢票插件可能给铁道部售票系统带来较大压力,电信管理局于1月18日晚与三家互联网企业进行了电话沟通,要求企业关注网络情况,采取措施,避免因抢票插件造成网络堵塞影响售票系统正常运行。 张峰强调,工信部鼓励互联网企业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也建议互联网企业与相关部门增进沟通,共同研究有效方法,帮助大家顺利购票。 360等公司的内部人员也证实,确实接到了工信部沟通的电话,但只是要求对产品和技术进行优化,不要对12306网站带来太大的压力,并没有叫停一说。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没有这场“叫停风波”,抢票软件也不会引起社会上这么多的争议和讨论。金山网络一位负责人就对外表示,因为抢票软件的带动作用,猎豹浏览器的用户量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