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杨 磊 1月25日,凌晨5点,天色仍黑,我起了个大早赶往随州城区南关口,去体验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 从迎宾大道出发,一路是昏黄的路灯和薄薄的晨雾,沿路仅遇见了两个赶早市的菜农,看看车上的温度计,零下4度。 5时20分,在南关口见到环卫工人王恒清时,她正挥动笤帚清扫着人行道上的垃圾,垃圾车内已有不少垃圾了。此时,路灯还没有熄灭,路上没有什么车和行人,只听到清脆而有节奏的清扫声。 “来的这么早?这么冷,你还真的来了?”王恒清看到我笑着说。 “你来的更早啊,看来我还是迟到了!”我赶忙答道。 “今天环卫处开门比较早,不然我还得等一会儿。”王恒清的所有工具都存放在环卫处院内,“我每天都5点起床,5点10分上工,7点打扫完,今天稍微早点。” 汉东路西段一公里是王恒清清扫的范围,我到的时候,王恒清已经将一边的人行道清扫近一半了。王恒清边扫地边介绍,她今年45岁了,从18岁开始当环卫工人,到现在已经整整干了27年。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曾劝她换一份工作,被她回绝了:“这工作我已干习惯了,做其它的不习惯。” 看着她拿着长笤帚扫得很快,我也想试试。这个长笤帚是她改造过的,长长的木杆,一头用铁丝扎了一个网状的笤帚,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扫帚只剩下较粗大的枝干。王恒清说:“这长笤帚有它的好处,别看它难看,但用起来轻便,扫起来不用弯腰。” 我拿起扫帚扫起来,却有些别扭,细细的木杆握在手里,扫起来歪歪扭扭,不好平衡,但是很轻便,扫的速度越来越快却不得章法。王恒清看着我的样子笑了:“小伙子,扫地要控制节奏,你还不习惯。”我只好拿着撮箕,去捡垃圾、拉车子。 6点50分,天已亮了,车辆和行人多起来了,王恒清负责的一公里的路面已清扫干净,这段路面她整整清扫了一车垃圾。暂时轻松下来的王恒清,在路边的一个早点铺吃了一碗素米粉。半个小时后,她又回到了她所负责的路面开始保洁工作。 中午12点,王恒清将所管路段又清扫了一遍,其它时间她一直在保洁,来来回回地走着,累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会儿。一上午,她整整清扫了两车垃圾。“现在是两班倒,7点到12点归我负责,12点后交接班。腊月份是垃圾最多的,每天要清扫三四车垃圾,晚上要忙到10点左 右。”她说。 无论刮风下雨,全市400多名环卫工人始终是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常年披星戴月,用自己的努力让16条主干道、80条背街小巷变得干净整洁。跟着王恒清一起扫大街,感受他们的苦、他们的累,才知道平凡和苦累之后是怎样的一份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