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创新职能服务举措 倾力“圣地车都”建设

2013-1-27 10:49| 原作者: | 查看: 101084| 评论: 0|发布者: 茶语|来自: 随州日报

朱元海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作为担负服务改革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职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不设禁区、多设新区,不设红灯、多设绿灯,不设路障、多设路标”的服务理念,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履职效能,大力服务“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力促随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赶超跨越。
    突出“谒祖圣地”建设,培植新兴产业
    积极支持文化主体多元化发展。以炎帝文化为引领,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创办文化企业或从事文化个体经营。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化、股份制改造。鼓励文化企业资产重组、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指导一批重点文化品牌企业争创高知度商标,扩大随州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以炎帝文化、编钟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质文化等文化名片为依托,将文化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支持各类旅游市场主体的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兼并重组,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延伸12315维权网络,严厉打击欺诈游客、胁迫消费、拉客宰客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突出“专汽之都”建设,做强主导产业
    放宽准入促做大。支持申报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对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专用汽车企业,帮助其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使用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支持专用汽车企业集团发展,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以上,拥有3家以上控股或者相对控股子公司且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合并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以上,允许申办冠以湖北省级行政区划的企业集团。支持多种非货币出资方式投资入股和专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
    强化服务促做强。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和专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对有重组意向的企业,指派专人跟踪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公司上市融资,围绕企业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和结构调整,理顺产权关系,明确产权归属,完善组织制度,助推企业上市发展。
    规范监管促做响。加强专用汽车产业商标、广告、合同监管和网上交易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非法拼装汽车及配件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和打击汽车购销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将重点专用汽车企业纳入名优企业保护范畴,适时组织联合打假行动。
    加快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一业带百业
    推行市场准入“三零”服务。一是坚持登记服务“零障碍”,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促进多主体、多产业竞相发展。二是实行注册资本 “零首付”,设立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内的内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允许注册资本“零首付”,公司应自注册登记之日起6个月内缴足符合法定比例和限额的首期出资。对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初次创业申办小型微型企业的,允许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年内缴足认缴的注册资本。三是试行登记注册“零收费”,自2013年起,免收所有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注册登记费2年。
    实行登记注册“五放宽”。即放宽名称登记许可条件,放宽小微企业登记条件,放宽注册资本出资证明方式,放宽小微企业投资领域,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鼓励小微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文化行业等投资领域,对申请含前置许可等多个经营项目的,可先予登记一般经营项目,方便企业前期经营。
优化职能服务体制,服务“圣地车都”建设
    推行“三项机制”。一是实行“一人审核制”。对冠本级行政区划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企业住所变更登记、不涉及前置审批的分支机构和营业单位变更登记等事项,简化程序,实行审核合一、一人办结制。二是实行“一企一策制”。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申办事项,实行特事特办、专人办理,凡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在一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准。三是实行“定向帮扶制”。深化“工商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将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工业型和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纳入重点联系服务对象,指定工商干部定向联系帮扶,促其发展壮大。
    加强“三项服务”。一是加强融资服务。积极指导各类企业通过股权出质、股权出资、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和债权转股权等方式,扩大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二是加强合同指导服务。定期举办企业合同知识培训班,适时制定、发布并推广使用专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销售、原材料购买等示范合同文本。鼓励、引导专用汽车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三是支持后备上市企业上市。积极为后备上市企业完善上市手续提供便利,加强对后备上市企业的行政指导。
    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支柱产业企业品牌培育力度。到2015年,力争全市注册商标达到350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60件、市知名商标200件、地理标志商标4件。二是大力促进服务业品牌发展。重点培育文化、旅游、体育、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居民服务等服务业品牌,扶持规模型服务业企业开展品牌连锁经营。三是大力实施广告战略。积极支持并引导广告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广告创意、制作及服务水平。
    优化“三项监管”。一是优化企业监管服务。完善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措施,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深化“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文明诚信市场”等认定表彰活动,树立一批有影响的诚信典范,促进诚信随州建设。二是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大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靶向式”监测和整治力度,深化“食品购假工商先赔”制度,构建食品放心消费环境。三是完善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加强消费维权网络“五进”和“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对消费者申(投)诉做到及时受理、快速处理、迅速反馈,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系市工商局局长)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