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关于加快随州农产品深加工步伐的思考

2013-1-27 10:52| 原作者: | 查看: 102144| 评论: 0|发布者: 茶语|来自: 随州日报

鲁钟鸣 熊晓芸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与工业联系的重要纽带,是随州具有发展优势的增长潜力产业,增长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统计显示,2012年,全市食品工业实现产值221.8亿元,同比增长37.3%,首次超过汽车工业。因此,加快随州农产品深加工步伐,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构造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以新品种开发为动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则无疑是调整随州产业结构,提升随州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激活核心动力 构建完整体系
    围绕加工和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随州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已经从被动发展的“工业依附型”,开始向主动发展的“市场主导型”转变,即围绕市场消费需求组织加工生产,围绕加工需要安排专用农产品的种养,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以及“加工什么种养什么”的“反弹琵琶”新格局。这一新格局的成形与完善将有效引领农产品的生产品种、区域、规模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全面提升随州农业的产业层次。
    依托龙头企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选择一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重点打造十大农业品牌,继续抓好 “洪山鸡”、“随州泡泡青”、广水“吉阳大蒜”、“三白蔬菜”及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随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随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同星农业、威龙食品、三友食品公司、神农生态、裕国菇业、炎帝科技和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香菇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随州30万农户增收的大问题,为农民就地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切实激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加快培育市场网络,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的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如:三里岗的香菇市场、万店的菜豌豆市场、唐镇的蜜枣市场、安居的蔬菜批发市场、随县随广物流批发大市场。这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推进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同时,构建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为我市农业产业化起着很好的示范带动的作用。
    树立创新理念 拓展产品功能
    一是创新思路,把传统的主要供应鲜食的“单元农业”发展为食用、饲用、加工用和能源用的“四元农业”。要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厨房农业、餐桌农业和超市农业等。重点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巩固扩大香菇、马铃薯、油茶、蔬菜、优质稻、小龙虾、畜禽、银杏深加工等特色农产品板块和优势产业带,建设全国最大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优质商品猪、肉牛生产基地。在城乡结合部和旅游功能区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
    二是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功能,把农产品内部存在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要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质量和附加值。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着力提高食用菌的优质率、转化增值率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开发菇丝、菇丁、菇粉、罐头和即食食品等深加工产品,重点开发香菇、木耳等多糖提取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现有基础上开发优质米、免淘米、营养米、速食面条、营养面条、休闲即食食品、乳酸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茶油、米糠油、“双低”菜籽营养油、调和油等新型产品;以“亿只鸡工程”为主要抓手,逐步引进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熟食、即食食品告示;引进先进的皮革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开发具有随州特色的畜禽加工产品。
    转变增长方式 提升产业优势
    要使随州农业产业提高效益,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基本途径:
    产业延伸。目前我市农业的产业链条太短,必须向加工、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方面延伸。建立起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市场营销在内的新的产业体系,就会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就我市而言,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节约化的要求,重点抓好1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8万亩无公害蔬菜、5万亩无公害菜豌豆、3万亩无公害马铃薯、2万亩绿色食品大蒜、1000万袋袋料香菇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3000万羽绿色食品肉鸡、万头生猪等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转变增长方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按照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目前,随州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使得随州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必须把农业科技开发的重点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倾斜。财政每年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搞好“产学研”对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发挥比较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步步领先。发挥特色优势,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上作文章。重点在“二月风葛粉”、“泡泡青”、“菜碗豆”、“吉阳大蒜”、“随州花菇”等特色产品上下功夫,通过冷链物流、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运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真正把随州打造成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
(作者系市经济动员办副主任、市发改委干部)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