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吴福清

2013-1-27 15:20| 原作者: | 查看: 101282| 评论: 0|发布者: 茶语

 
女,54岁,曾都区洛阳镇中心学校职工。她现为再婚家庭,再婚后,担负着赡养和照料前公公婆婆、现丈夫的前岳父岳母和夫妻双方父母4家老人的重担,拉扯着再婚双方的一双儿女,几十年如一日,从无半点怨言,用爱心和孝心谱写了爱的赞歌。她孝老爱亲的事迹广为人传,先后获得随州市“五好文明家庭”、首届“湖北省文明家庭”、“曾都区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荆楚第二届“十大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一对夫妇赡养四家老人
——洛阳镇吴福清夫妇的感人故事

    她和他经历了同样的悲欢离合,她和他重组家庭15年来,一直用孝心和爱心赡养着4家老人,她和他的孝心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近日,在曾都区举行的先进事迹报告大会上,洛阳镇中心学校会计吴福清的演讲,让在座的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丈夫去世,孝儿媳成亲生女
    1983年4月,吴福清的丈夫因病离世。那一年,吴福清才24岁,儿子仅出生87天。看着失去儿子的公公婆婆和6个年幼的弟妹,吴福清含泪对公公婆婆说:“爸、妈,你们的儿子走了,我会为你们养老送终,会抚养弟妹成人的。”
    从此,吴福清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此,吴福清带着几个月大的儿子去打零工。虽然拼命地干活,但家里依然困难。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帮助下,1987年12月,吴福清被批准在丈夫生前所在单位洛阳镇一中从事后勤工作。
    有了工作后,家里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每到周末,吴福清总是带着孩子回到公公婆婆家,给他们送衣送粮,为弟弟妹妹筹措学费,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公公和婆婆得了病,吴福清把他们接到学校照顾,直到身体完全恢复才肯送他们回家。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弟弟和妹妹们都已成人,家境渐渐宽裕。公公和婆婆不忍心看着儿媳一个人带着孩子苦苦支撑,一次次苦求吴福清再嫁。吴福清一再对公婆承诺:“我就是你们的亲生女儿,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
 
妻子病逝,好女婿成亲生儿
    同样的孝义故事发生在洛阳镇另一个家庭。1990年,洛阳卫生院医生伍天亮的妻子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后来又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和肝癌。将近4年的时间,伍天亮放弃工作,陪着妻子辗转各大医院寻医治病。但是病魔还是夺去了妻子的生命。在妻子弥留之际,伍天亮向亲戚朋友借了1000多元钱存到岳父岳母名下,并当着妻子的面向两老承诺,将来会像亲生儿子一样为他们养老送终。
    1994年,伍天亮的妻子离世,留下一个不满12岁的女儿。伍天亮除了照顾女儿外,把岳父和岳母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星期天就带着女儿去岳父岳母家过。
 
惺惺相惜,结成恩爱夫妻
    吴福清在得知伍天亮家里的变故后,心里很是同情,也被伍天亮的行为感动着。因为吴福清深切地体会到丧偶的艰难,何况伍天亮还是一个男人,要工作,要照顾孩子和老人,实在不容易。
    1995年,在有心人的撮合之下,吴福清和伍天亮这两个惺惺相惜的人组合成新的家庭。
    婚后,没有承诺,没有约定,夫妇俩主动承担起了赡养吴福清的前公公婆婆、伍天亮的前岳父岳母和双方父母4家老人的责任。
    4家老人,夫妻两人都是一样看待,都是他们的爸爸、妈妈。老人们居住在4个村庄,最近的也距洛阳镇区有5公里远,无论哪个老人的生日,夫妻两人都要带着孩子,买上礼物去问候老人。
    农忙季节,夫妻俩总是三五百地往老人手里塞钱。哪家老人的东西坏了需要修补,伍天亮总是主动上门解决。哪家老人生病了,夫妻俩都会接到医院治疗、照顾,直到病愈。
    在洛阳王家桥村,伍天亮73岁的前岳父、岳母任和远和张丽华老人提起吴福清和伍天亮赞不绝口:“那是我们的‘二姑娘’、‘二儿子’。我们的亲二姑娘已经离世了,其他儿女都在外面打工,照顾不了我们。这些年多亏了‘二姑娘’和‘二儿子’哟。”
    “多一份爱,多一份安慰,我们都是要老的,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情。”吴福清如是说。
 
【采访手记】
    为人子女,始终和颜悦色地面对父母很难,像这样去面对丈夫前妻或妻子前夫的父母就更难了。但是吴福清夫妇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吴福清和伍天亮夫妇超越血缘的孝心故事感人至深,已成为当地敬老孝老的活教材,他们用孝心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