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杨磊、通讯员晓利报道:清排沟渠、兴修水利、砌坝挡水、调整结构,连日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众多干部针对当前严重的旱情,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指导抗旱,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据了解,大洪山当前旱情形势严峻,全区夏收作物受旱面积占总面积的近3成,一半以上的堰塘无蓄水,百分之八十的堰塘蓄水不足。 大洪山长岗镇农办主任彭朝元告诉记者,为搞好春耕备耕工作,全区立足旱情实际,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做好引水蓄水工作,存好现有水源,蓄引可利用水源,备好“容器”等水源,最大限度保证水稻种植面积。在选种上,积极推广荆两优10号、广两香优66号等优质谷种,并着手准备在全区推广软盘育秧技术,实行片区集中育秧模式。另一方面做好种植结构调整准备,备足相关旱地作物种子。在部分村组少水、无水情况下,通过实施订单农业,适当扩大高粱、玉米等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确保种满种足不抛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