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来到广水市陈巷镇棚兴村寿山脚下,看到村民刘永爱家里宛如一个小型的动物乐园。 散养的200余只土鸡追逐扑食,18头肉牛在栏里懒洋洋地晒太阳,猪圈里不时传来嗷嗷抢食声,塘面上鱼儿尽情地翻腾着。农场主刘永爱正忙着清点刚收集的100来个新鲜土鸡蛋,甚是欢喜。 农民出身的刘永爱夫妻俩,在外漂泊十余年。前些年,他们回到家乡,拿出多年来的积蓄,投资养羊,边养边学,在摸索中前进,小有收获。后来,考虑单一发展养羊需要较大的山场范围,且对山坡的植被破坏较大,夫妻俩商议后,决定调整养殖结构,变单一养殖为综合性立体养殖。他们再次扩大投资规模,利用周围山坡上的小部分空闲地,发展土鸡、生猪、肉牛养殖,自挖鱼塘蓄水养鱼,并在四周种植了一片桃林。两人还自学了肉牛疾病防治、土鸡喂养疾病预防等知识和技术。 村主任刘银昌介绍:“刘永爱的生态养殖模式值得提倡,猪、牛的粪便直接进入沼气池,供日常生活燃气用。部分肥料或投进鱼塘喂鱼,或用于桃树种植,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刘永爱则说:“村里全力支持我们创业,通湾公路方便了出行,尝到甜头后我还想继续扩大规模,把产业做大,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和技术缺乏。村里也有很多年轻人想发展庭院经济模式,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我们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