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意是做学问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新的知识,否则会成为一潭死水。在随州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生活的有心人,是学习的有心人,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的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动力,带领和感染他们的团队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持之以恒坚持学习 “喜欢学习,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随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阳的这句话道出了广大爱学习人的心声。学习之于他们不是任务、不是应付差事,而是一种追求和境界,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 在张朝阳的包里、案头、枕旁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学习书籍,夜深人静时,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埋头读书,做学习笔记。从教育岗位到行政岗位、从农村到城市,年岁在长,岗位在变,不变的他是几十年如一日爱学习的习惯。几十年来,他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先后攻读汉语言文学、经济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计算机等,他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每年5万多字的读书工作笔记和数年来收集的30大本剪贴本无言地诉说着他的坚持和努力。 在这些学习标兵中,大多是著作等身。被称为“随州莫言”的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蔡秀词,三年三本长篇小说,叫好又叫座,成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榜样;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副主任鲁钟鸣20多年出版20多本书,持之以恒的学习是他们创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以身作则带头学习 一个学习型的领导必定能带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以身作则,宽人律己”是众多身在领导干部岗位的学习标兵们坚持的一个原则。 2009年7月汪家强被任命为随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新组建的随县交通局基础差、底子薄,一切从零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对专业知识要求严格。千钧重任在肩,汪家强认识到只有加强学习、增强素质、转变思维方式,才能破解交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党政方针、各级重大决策部署到交通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汪家强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实现了从一名基层行政干部向交通专业型干部的角色转换。几年来,局里组织的每一次集中学习、每一次廉政党课、每一次知识竞赛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广水市余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柯学明为自己制定了短、中、长期学习规划和目标,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从不休寒暑假的随州技师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徐明成,一个月通读财会政策、迅速进入角色的曾都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龙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始终要求自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学以致用创造业绩 “坚持在不同的岗位学习不同的工作技能,始终让自己站在潮头。”与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分局局长詹升洪一样,学习标兵们将工作成绩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一把重要标尺。 许多党校学员称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詹家安的讲课形象生动、深入人心。殊不知有时候为了备一门新专题,他要准备三四年时间,他认为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给学员们上好每堂课。去年5月,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圣地车都”发展战略,成立了市委党校 “圣地车都”研究课题组,他们的4份调研报告被市委市政府多位领导评价为 “有思路、有作为、有见地、有可操作性、有借鉴意义”。科研的硕果开创了党校教学科研资政一体化的新局面。 1982年出生的随州市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袁登峰是“十佳学习标兵”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个80后。他始终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他连续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并以优异的成绩入围2012年全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党务类培养对象,被评为全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没有惊天动地的光辉事迹,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我追求的只是不懈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我将竭力践行生命不息、学习不停、奋斗不止的诺言,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众多学习标兵们和张朝阳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学习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