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4月1日,曾都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光顺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 “小学校长赴台高级研修班”,赴台湾进行学习交流。返校后,张光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借鉴台湾教育的好模式好经验。4月8日,《曾都实小“家长义工队”工作活动方案 》面世,4月16日,曾都实小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征询家长们对该方案的意见,得到广泛的支持。以“家长义工队”为代表的家校联手新模式,在曾都实小逐步展开。 “志工”融入学校教育 “历时15天的研修,收获很多。”张光顺介绍说,其间听取了台湾9位教授与专家的报告,访问了11所学校,与20多位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分别进行了交流,同时与湖北省参加研修的30名小学校长进行了多次交流、讨论,台湾教育的许多模式与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台湾小学的家长会及志工,给湖北的校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强烈感受。 在湖北研修班的参观访问中,台湾许多小学的家长会代表参与交流活动。 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充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学校的志工队全部是家长自愿参加,学校专门设有志工办公室,有志工队队长,分工明确,如交通协助组、图书服务组、医务护理室、清洁组、绿化组、辅导组等等,为学校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台中市中区光复国民小学志工队队长陈敏华说:“我们能在工作、家庭之外,还有余裕能奉献一己之力,实在是有福气!现代的教育志工,除了传统的服务,还要不断学习。能付出,本来就是值得庆贺的事,没想到在心灵上、学识上都有了提升,这一定就是服务工作所带来的好福气!” “母难日”彰显感恩氛围 “家长参加学校志工队,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榜样,是一种教育资源。”张光顺说,台湾小学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母难日”教育也颇有特色。 在东兴国小、大墩国小、光复国小教室后面黑板上,都有本月学生生日统计表,每生一张,注明“母难日”。光复国小校长说,“这些年来,每个学生的庆生会,除了祝福孩子生日快乐,我总是一再地提醒孩子,自己的生日亦是母难日,这样的提醒渐有成效,孩子们都能主动在生日当下,跟养育自己的爸妈说声谢谢并表示感恩。而每年年终岁末感恩音乐会,让孩子在活动中,感谢这一年来协助或帮助过自己的人;每届毕业典礼的谢师敬茶活动,以及每年的祖父母节、教师节庆祝活动,均是利用庆节的意涵,让感恩的氛围,在孩子生活与成长中不断呈现。” 而学校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在教室或室外墙壁,专门的展室或者艺术长廊,展示学生作业、作品,有的甚至烧成陶瓷嵌在墙上。 “家长义工队”反响热烈 4月16日,曾都实小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征询家长们对《曾都实小“家长义工队”工作活动方案 》的意见,招募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专长、愿意为学校学生及家长服务的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听课、兼职少先队辅导员、维持学校秩序、做好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 此举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一(3)班学生黄玉航的家长说,我是孩子的爷爷,也从事过教育工作。家长义工队,我认为是学校的一种创举。我们作为家长,责无旁贷地支持。我自己觉得可以参加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老师教育教学的沟通。比如有些家长接送孩子在校门口乱停车,我们作为义工就可以上前劝说。 家长们踊跃发言,不仅表示积极参加学校义工队,而且认识到其深远的意义:“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家长义工队可以让家长和学校融合起来,多沟通,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共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我觉得我们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参与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中,在参与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