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老家村外小河中有个小潭。潭水清澈见底,潭底是干净的沙石,水深也大多在一米半左右。 夏日的晌午一吃过午饭,趁家长们歇晌的时候,我和伙伴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潭边,麻利地脱光衣服,像鱼一样钻进水里,快活地游起来,或狗刨式俯泳,或悠闲地仰泳,或跳起来扎猛子。 那时的男孩子几乎没有不会游泳的,有大人在旁边乘凉的时候,我们卖弄似的拿出“看家本领”,以博得他们一笑一夸。遇到他们不高兴的时候,我们便转移场地,将这活动转入“地下”。 一天中午,我们又来到潭边,脱光衣服之后像一条条小泥鳅钻入小潭。刚发过洪水,小潭被冲得变了模样,我们也没有留意,一下水就畅快地嬉戏起来。游着游着,我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伙伴。我定睛搜索水面,只见小潭深处有两只小手在不停地乱抓,我立刻游过去,潜入潭底去抱他。他一见有人来救,条件反射似的紧紧抱住我的头。他被我举出了水面,我却被他压入水底。 我憋了一大口气,换气时喝了几口水,他还紧紧地抱住我的头。 情况十分紧急,我马上意识到,如果不赶紧离开深潭,我俩都可能淹死。 于是我咬着牙,又喝了几口水,吃力地向岸边挪动,一直到我的头露出水面。此时,我的肚子喝得鼓鼓的,连一丝力气也没有了。 惊得目瞪口呆的伙伴们这才反应过来,忙游过来把我们拖到岸边的沙滩上,我的脸憋得乌青,他们的脸吓得煞白。 不知在沙滩上躺了多久,直到太阳落山之后,我们才慢慢恢复过来。我们发誓回家后谁也不许对家长说,后来,我们守口如瓶,一直到长大成人。事后,我们才知道,洪水将小潭冲成了一个深潭,最深处有三米多,连大人都不敢轻易下去。 那年我12岁。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水中救人,不能搂抱身体,最好是保持距离拽住其头发衣服往岸边拖,否则由于溺水者求生欲望强烈,抓住救人者,很可能因救人者体力不支而同归于尽。
□刘永赋(随县淮河镇中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