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荒山变成“金银山”——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创建“五好”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纪实

2013-7-2 10:34| 原作者: | 查看: 101055| 评论: 0|发布者: 阿卡

  “老李,又来卖花了!”“是呀,是呀,今天又摘了10多斤呢!”“你这个‘采花贼’很有搞头呢……”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金银花收购点散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李老汉一大早又背了10多斤金银花来卖,他家种了5亩多金银花,现在进入收获期,每天进账100多元。
    柏树湾村位于随县环潭镇东北部,是一个偏远的山区村,295户1270人,41名党员。全村版图面积16平方公里,但只有2168亩耕地,荒坡荒山占70%以上。近年来,该村以创建“五好”村党组织为目标,积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生态家园,促进新农村建设。201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近20多万元。
抓班子,强队伍,做到“有人管事”
    为把党支部班子建设成为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领导集体,该村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理论学习,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下午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学习,并要求每个干部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班子团结;坚持为村民排忧解难,凝聚民心。抽调18名优秀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护林、护路、护水的“三护”队,负责村里的防虫治病、养护道路、用水分配以及一些公共事务。
    该村还聘请了30名有威望、懂经济、党性强的离职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为村务监督员,加强对村务、财务工作的监督,提高了班子成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在村民中树立了良好的集体形象和个人形象。
抓制度,严管理,做到“有章理事”
    该村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两会制”和“两票制”,坚持“逢四说事”制度,紧抓以勤廉双述、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两委”定期向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等,先后用“两会制”成功决策村务要事36件,用“两票制”发展党员5名,群众满意率达100%。
    由于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一些过去难办的问题现在好办了,山场拍卖、修村组公路、“一事一议”筹款、收回荒山经营权等决策都很快得到落实。如今,村里的11名流动党员在外都能继续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返乡时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无一人缺席。
抓发展,建新村,做到“有钱办事”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该村实施 “1251”工程,即每户种植1000株杨树、2000袋香菇、养5头猪、建1口沼气池,打造生态家园,促进新农村建设。全村种植意杨30多万株,预计每年可增收300万元;种植黑木耳50万筒,年可增收250余万元;种植袋料香菇15万袋,年可创收5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实现租赁性收入10万多元。大力发展养鱼产业,全村建有精养鱼池1000亩,村集体每年可实现经营性收入5万多元。
    村里在加强长期项目投资的同时,注重短期项目建设。2009年该村与陕西秦康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药用金银花种植,在获得100亩试种基地成功后,去年又扩大到1000亩,年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10万多元,为农民创纯收入近400万元,带动了周围村庄近100人就业。村集体充分利用发展起来的资金,着力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先后投入20多万元抓好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场所建设,为群众营造一个便利、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投资30多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修建堰塘24口;村集体拿出3万多元免费让全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到过柏树湾村的人现在都感叹:以往的荒山、秃山现在都变成“金山”“银山”了,村容村貌也变了,咱老百姓越来越有奔头了!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