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10点,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37度。 在文化公园神农坛施工现场,10名工人正在15米高的坛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扎着模板、钢筋。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脸颊上滴下,衣服也湿透了。 来自曾都区何店镇的陈代兵是位木工,挥舞着手中的钉锤,钉扎着模板。他告诉记者,坛顶的温度至少有40度。记者在上面站了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衬衣,胳膊上一阵阵火烧般的灼痛。 “我们这些工人经受着三重热量的考验在开展工作。”项目负责人喻志江说。 “哪三重?”记者有些好奇。 “一重是太阳炙热的温度,二重是扎的钢筋被太阳晒后所散发的热,三重是水泥地面平台反射的热量。”喻志江解释道。 陈代兵说,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工人们全部下坛休息,避开高温。记者看到,不少工人的脖子上还留着出汗后形成的点点白色盐痕。 据悉,神农坛总高24米,按照工程进度,还有21天就封顶,现已完成15.45米。为了能按时完工,工人们都是加班加点。喻志江介绍,为搞好防暑降温工作,在中午最热的时候,让工人们休息。同时,还配备了人丹、风油精、大量的矿泉水等防暑物品。只要有工人感觉不适,就下来休息接受治疗。 文化公园项目负责人张云亮介绍,目前项目区每天有300多人奋战在高温一线,确保公园能在“十一”开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