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记者来到广水市吴店镇芝麻湾村,但见修好的堰塘硬化美观,塘水明镜似的,四周的稻田绿色一片,稻苗健硕。近观群山,植被茂盛,90%以上都是栎木。这里山场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喂养百头牛羊的农户有十几家,常年菇耳种植达100多万筒(袋),“金山银山”让芝麻湾村民发家致富。2012年该村集体经济达4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以上。 在山多地广人少的大山里,芝麻湾村支部是如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呢? 凝聚人心 激发活力强基础 今年伊始,该村村支书杨建国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承诺:建300亩药材示范基地,整修塘堰10口,新建齐家湾水库1座,硬化7组引水沟400米,村民种养殖技术培训200人次。目前,各项具体承诺事项已全部完成。老百姓信任说话算话的人,他们敬佩村支书,相信党支部。行动和事实加强了党组织凝聚力。 该村支部有“双带能力”的党员15人,帮带贫困农民20户、学生10名,杨建国长期带头帮扶贫困学生。2012年,他被广水市授予“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第二天他就将所获的2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当地中学的5名贫困学生。村支部对帮带户实施六包,即“包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包各项任务的完成、包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包法制教育、包社会治安管理、包脱贫致富”;对贫困学生一帮就是3年。村支部还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即支部创产业、党员创事业、群众创家业,鼓励和引导党员群众自主创业,制定出台《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村集体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党员申请资金享受优先政策。今年该村已为创业者提供资金1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发挥特色 山场优势能致富 该村山场面积3万多亩,村民靠山致富。村里80%以上的农户熟练掌握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常年种植香菇木耳达100万棒 (袋),食用菌已发展成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村支部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管理团队的运营,成立了袋栽黑木耳基地,探索出了 “基地+社员+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村民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增收平台。 该村充分利用山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村支部牵头组织成立了同富养殖合作社,全村养殖黄牛2500多头,养殖山羊4000多只,涌现出100头养牛大户8家、养殖山羊大户15家。村支部还引导村民培植菇耳林1万亩,促进食用菌稳定持续发展;引进武汉长江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万元,改造低产林2000亩,种植了核桃、板蓝根、瓜蒌、白芍、麦冬等经济作物和药材。 夯实基础 抢抓机遇惠民生 该村抢抓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湾湾通公路为契机,将村东边的夏家沟和西边的黄家沟连接了起来。以前两处都是深山老林,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村支部采取上级项目资金拨一点、村集体拿一点、村民出一点的办法,硬化黄家沟、夏家沟通村公路5公里,解决了两个山沟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该村还以“三万”活动为契机,投资60万元,整修塘堰8口,新建蓄水10万方塘堰2口;通过原村支部书记刘礼志引进应山老板投资200万元,在汪家沟呈梯级建3口精养鱼池发展立体养殖。以安全饮水为契机,实施“四个一”改造工程。村支部利用黑洞湾水库至吴店集镇安全饮水工程,使沿途六成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投资30余万元,大力实施“一户一井一池一塔”“四个一”改造工程,使60%村民用上了安全卫生水。 树立新风 文明新村促和谐 制定了村民公约,编写儿歌、顺口溜,规范民主权利和文明卫生行为,对40家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对12名留守儿童进行照顾,对60岁以上的党员进行慰问,让村民们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2011、2012连续两年,村里出资16万元,无偿为全体村民买农村医疗保险。为清洁村湾卫生,村里配备了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共厕所卫生及墙面、地面卫生,蜘蛛网、污物,每天清扫一次。村里还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村干部、小组长、村义务治安员三级治安防范网络,全村实现了零上访、零纠纷和零事故。 村里开展文明创建,评选出 “十佳孝子”、“五好妯娌”、“五好婆媳”、“五好邻居”、“五好家庭”,促进乡村的和谐、邻居的和美、家庭的和睦。利用村中心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等阵地,每年举办传统灯会、篮球比赛和健身活动20多次,活跃了群众文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