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叶家山墓地考古现场获悉,正在发掘中的M111大墓、M28大墓和M107中型墓已经进入椁室清理阶段,又有一批珍贵文物被发现。另外,M126中型墓的发掘刚刚进入二层台,已经有青铜器露头。据悉,如果天气持续许可,还有15天左右时间可将这些墓室清理完毕。 据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介绍,M111大墓中已发现了20件鼎、12件簋。这20件鼎分别是5件方鼎、3件大镬鼎、12件圆鼎。据称,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和簋,对研究周朝礼制提供了最新研究资料。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鼎和簋都分布在M111号曾侯大墓二层台上,在防护膜的遮盖下,仍然依稀可见。考古人员介绍,最大的圆鼎直径有45厘米。由于上述青铜器还在发掘清理中,暂时没有发现铭文。据悉,除了鼎、簋,M111墓中还发现了大量原始瓷器及兵器,文物品种、数量之多,在叶家山墓群中首屈一指。 M111墓7月3日就已发现大量文物,为什么至今没有将文物取出?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建勋介绍,考古发掘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清理每一件文物的详细信息,以利于后期的整理研究。比如,各种文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要弄得清清楚楚;鼎里面的土或液体都要取出、保存,因为要研究里面含有什么成分。 按照周礼,鼎、簋这些礼器的使用都有严格规定,比如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等等。为何M111墓的主人曾侯使用的鼎和簋数量如此之多?对此,专家解释,周朝礼制在西周中期才最终形成,而叶家山墓地属于西周早期,当时对鼎、簋使用数量、种类并无严格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