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内陆还有多少化工厂是定时炸弹

2013-7-11 09:16| 原作者: 叫莫斯| 查看: 10613| 评论: 0|发布者: 小永远

      7月10日12时20分左右,湖北省随州市南郊一化工厂发生爆炸起火,并产生大量有毒浓烟。截至目前,已造成1人当场死亡,6人受伤,2人失踪,伤者主要是工厂工人,还包括一名到场救援的民警。由此我想到春节期间,我回到地处江汉平原的老家过年,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并非浓浓的乡情和浓郁的年味,而是沿路可见的几个化工园区,其给我的冲击几乎达致惊骇的地步。       提及江汉平原,人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的影像应该是千里沃野、稻花送香、鱼翔湖底、荷花斗艳。惜乎沧海桑田,在工业化、城镇化双重挤压下的这片净土,也难现昔日美况。曾经的鱼米之乡、千湖之地,竟然已难见大片的水域。号称在湖区长大的小孩,却不会游泳,喝不到洁净的湖水……
      在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为了迎接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产业转移,内地政府纷纷到沿海地区招商引资。而相对利税较高的化工企业,便成为内地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产业政策不清晰、竞争无序的情形下,投资规模、利益回报成为主要衡量的指标,而技术门槛、污染处理能力则成为淡化甚至忽视的条件。
      所有化工企业,不管其技术样态或者管理模式如何,最终均离不开对水的利用与处理。江汉平原水系纵横但勾连成网,对某一个局域水体的破坏,往往会造成全流域水环境的严重损害。早先江汉平原各县市化工企业的选址布局,均采用了以邻为壑、祸水外流的方式。各自在所在水域的下游架机设厂,但狼性竞争下各自安全利益并不能苟全,覆巢之下难寻完卵。近年来汉江水域、长江水域整体水质的下降,就是上述恶性竞争结下的苦果。新的江汉平原化工产业群,或毗邻汉江主、支流水域,或依托历史上形成的泄洪渠道。一旦排污得不到严格控制和科学处置,将对整个汉江水域千万民众饮水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有些不良企业使用高压泵井向地下隐形排污,更会对整个区域水体造成历史性的损害。
        技术人的狂妄往往使得技术的使用逸出伦理的轨道,人类理性的不及往往也导致出现始料不及的灾难。为了驯服技术崇拜的魔性,人类发明了种种政治、法律的制度来驾驭、控制技术的运用。环保制度作为工业技术发展的伴生物就是因应时代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但在G D P中心主义的思维主导下,相关环保制度僵滞落后,环保执法不利。环保人士和社会民众声嘶力竭的呼吁,环保事故接二连三的警示,也只是勉强助推环保行政部门历经几十年改革开放之后成为一个政府组成部门。在环保执法过度依附党政权力的现行体制下,环保部门既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独立发声,更难以对不当决策有效制约。客观情势决定了必须反思现行环保体制,并在民主、法治的前提下进行制度的优化配置。
       党政主官异地任职制度,曾被视为防止利益牵扯、阻断权力寻租、屏蔽乡愿瓜葛、预防或者消除腐败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但其实施效果某种程度上却背离了良好的初衷。那些只顾当下、罔顾未来,短视经营、掠夺发展、破坏生态、以邻为壑的荒诞行为,很多可以从这项制度中找到原因。地方党政官员任期制度不被恪守,又缺乏那种对故乡故土一草一木的珍惜之情,极易导致这些官员一切行为都围绕仕途升迁、利益吸纳而展开。既无对祖先的虔诚敬畏,又无殃及子孙后代的远忧,极易患上权力的大头症,甚至有哪怕调走后洪水滔天也不惜一试的荒诞之举。
       借用中国当下最流行的表达范式,环保即政治。老百姓对青山绿水、新鲜空气的要求是最具道义正当性的要求。一次次环保事件,均以官方的退却为结局。但环境保护若不从体制上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就会从单个环境事件中学会如何表达利益诉求,如何抱团取暖。毁我家园,丧汝城邦。环境问题岂可不慎重待之。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