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农民为何不愿进城卖菜?

2013-1-25 09:07| 原作者: | 查看: 10985| 评论: 1|发布者: 霏霏|来自: 随州日报

    
随州网记者杨文明 通讯员胡坤明
    入冬以来,随城地产蔬菜价格直线上涨,以泡泡青为例,两个月前价格在1.2—1.6元/公斤之间,最高的也仅有2元/公斤,现在已经高达6-7元/公斤;目前市场上没卷心的大白菜 (俗称岔片白菜),价格也在3—3.8元/公斤之间。地产菜价格如此之好,市场却少了许多进城卖菜的农民。
    在五眼桥市场、水西门市场、鹿鹤菜市场、亚通社区农贸市场,记者看到自产自销的农民卖菜者少得可怜,市场里卖菜的95%以上是菜贩子,真正自产自销的菜农被挤得没了地方。
    是什么原因导致进城卖菜的农民越来越少呢?近日,记者冒雨到农村探访。
    在曾都区南郊平原岗,一位正在雨中砍菜的王姓菜农对记者说:“进城卖菜?没地方啊?在街头卖,城管管,到市场卖?没有摊位不说,还要交这费那费的,再说,即使有摊位,我们又不是每天卖菜,买个摊位不划算,所以我们只好批给菜贩子了。”
    在随县新街镇苏湾村,记者遇见了一个正在菜地旁给小麦追肥的邱姓农民大哥,他滔滔不绝地说出了心里话。
    “不是我们不愿意进城卖菜,难道谁还怕钱多了扎手?”他指了指长得郁郁葱葱的青菜和岔片白菜说。“我这将近一亩田的菜,少说也有两千斤,按照现在市场上最低价每斤一块钱,也要换2000块钱,可是你想想,我们这菜没有看相,根本不好卖。我们种的菜,没有撒一颗化学肥料,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吃在嘴里像吃蜂糖一样,拿到城里就是没有人买。”
    “难道就没有菜贩子来买?”记者问。
    “有,他们心太黑,每斤只出3毛,或者整体包给他500块钱,我宁愿沤肥也不卖给他们。”邱大哥如是说。
    “为什么不自己去卖?”
    “我去卖过,城里人不识货,一天卖不了50斤,不够功夫钱和路费钱。”
    在南郊苏寺村,一位老大娘正在菜园冒雨砍菜。记者和她攀谈起来:“老人家,您这菜是准备送到街上去卖的吗?”
    “喂猪子。”老人说。
    “你为什么不把这么多吃不完的菜运到街上去卖,现在菜价好得很呢。”
    “说的容易,我们都是老年人在家,谁去卖?弄不动不说,请车去还不够给人家路费的。再说,我们去了不知道在哪里卖,争不赢菜贩子。”
    一天的行程,记者采访了解到,不仅一般农民不愿意把多余的蔬菜运进城里卖,就是南郊、安居的菜农也不愿进城直销。主要原因是路途远,费用贵,不划算。
    记者手记:蔬菜摆进摊位、搬进市场,解决了城市脏乱差。但是,高昂的运营成本,却将自产自销的农民挤在菜市之外,既影响菜农的收益,也无法满足市民购买时令新鲜、价廉物美蔬菜的愿望。我们的城市能不能在一些次干道,或者背街小巷、不影响市容的区域预留一些地方,为农民进城卖菜提供便利呢?这样既饱了农民的“钱袋子”,又保了市民的“菜篮子”。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编钟之都 2013-1-25 09:29
北京就有早市菜卖的比菜市场便宜

查看全部评论(1)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