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文苑 查看内容

随州文苑

日白市体协一个真实的传说

  墨石声 | 2012-6-24 00:00

    话说2008年,首都北京将迎来举世闻名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盛会。为突显我华夏体育健儿的精神体魄,扬我神州东道主的神威刚猛。国家体委除要求国家体育局各项目专业运动员加强训练外,还通知各省体委在所辖各地、市体协 ...

随州版~放手去爱

  老蔡 | 2012-6-22 00:00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E3ODI4NTQ4/v.swf

丨——认识这个字吗?

  空江看月 | 2012-6-21 00:00

    “丨”——认识这个字吗? 丨,《集韻》古本切,讀若袞。象數之縱也。《說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逻。 这字也是一个姓氏。 丨还是一个多音字: 当“丨”同“竖”的意思的时候,念做“shù ...

谈古论今话“笨蛋”

  空江看月 | 2012-6-14 00:00

      “笨蛋”一词是个语感非常重的日常用语,在某种程度上,“笨蛋”等同于白痴,都是指智商极其低下的人。不过在古代,“笨蛋”和智商却毫无关系。   《说文解字》说:“笨,竹里也。从竹,本声。”徐锴:“笨, ...

“上当”原是上当铺

  空江看月 | 2012-6-14 00:00

      “上当”是指受骗吃亏,但为何把受骗吃亏叫作“上当”呢?   《清稗类钞》在“自上当”的条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江苏清河的王氏家族开的当铺,经过几代人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家族中很多人都成为当铺的股东 ...

遥指古刹,瞬间浮生

  天之涯 | 2012-6-13 00:00

     遥指古刹,瞬间浮生,思绪翻飞,趁风踏浪,静静地飘到了五月的末梢,远眺遥远的天空,白茫茫一片,细雨霏霏,那天不再蓝,而是灰色,毁了我的梦,毁了我的心,徒留清晰的痕迹滋润我的心。   那条条木栈道,满 ...

    “ 到三里岗几多钱?”“六块六块,你是头回坐飞机?”售票员不耐烦地吐出一口瓜子壳。“咋几么贵?不都是5块钱门?”“那是瞎说的,么时候也没卖过5块。你瞄哈,第可是国营飞机场!”说着,把贴着国营两个字的玻璃敲 ...

随州历史上大事件(清朝)

  老三届 | 2012-5-22 00:00

    康熙六年(1667年),刘霦纂修的《随州志》四卷刻版付印。书今藏北京图书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张璿纂修的《随州志》十八卷又首一刻版付印。书藏北京图书馆。   嘉庆元年(1796年),襄阳白莲教首领王聪儿 ...

大诗人李白与随州

  湖适之 | 2012-5-22 00:00

    李白与随州有关的诗作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 ...

    本帖最后由 地风升 于 2011-7-20 17:21 编辑 昨天参加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中午吃饭时与志愿者银奖得主夜无烟一起进餐,夜无烟随行带了一个浙江诸暨的陈姓朋友,介绍了一下是美女西施的老乡,由此我想起了两千多 ...

【随珠弹雀】作者:〈地风升〉

  老三届 | 2012-5-21 00:00

    鲁侯(或即鲁哀公)听说颜阖是个贤明的人,想请他出来为国家出点力,便派人先送一份礼物去。颜阖家里很穷,住在一个破烂的村子里,这一天正披着件粗麻布旧衣,在那儿喂牛。鲁侯派的人来了,向颜阖问道:“喂,这儿是 ...

小偷(随州方言故事)

  惟我独俊 | 2012-4-23 00:00

    小偷(随州方言故事)

    北京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跟着笔者一起来看吧

    出现最多的错字--“明” 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细心的游人至少可以发现两处错字:在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入明楼,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 ...

【史海钩沉】史上最牛B五个错字(三)

随州本土婚礼电影——《爱在深秋》

  年年有余工作室 | 2011-11-1 00:00

    里面的龙套演员我不想过多的一一表述!反正你总能找到自己认识的人,呵呵呵,集合了随州大半的敌杀死的人!总的来说这部片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里面有很多穿帮的镜头和技术上的瑕疵!望朋友们批评指正!

陆游与唐婉

  老三届 | 2011-8-10 00:00

    http://vod.szzwch.com/erhuqu/197-%B6%FE%BA%FA%C7%FA-%CB%D5%CE%E4%C4%C1%D1%F2.mp36969698 发表于 2011-8-10 19:37 陆游唐婉本是一对恩爱夫妻,结果让陆游的母亲活活的拆散了,最后唐婉嫁给了陆游的好朋友,多 ...

【参考文摘】老三届

  老三届 | 2011-8-7 00:00

    论“老三届”那代人 米鹤都 作者简介:米鹤都,男,1952年生于北京,北京师大一附中1968届初中毕业生,16岁到陕北上山下乡,20岁应征在陆军47军服役,退伍后做过工人。恢复高考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1977级本 ...

【参考文摘】老三届

参考文摘——老三届

  老三届 | 2011-8-7 00:00

    论“老三届”那代人 米鹤都 作者简介:米鹤都,男,1952年生于北京,北京师大一附中1968届初中毕业生,16岁到陕北上山下乡,20岁应征在陆军47军服役,退伍后做过工人。恢复高考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1977级本 ...

参考文摘——老三届

灌水白云湖开篇

  老三届 | 2011-8-7 00:00

    http://zhangmenshiting1.baidu.com/data/music/5970669/%E4%BC%A4%E4%B8%8D%E8%B5%B7.mp3?xcode=6aae7a97f540dfb8803e901641c4bcae 开篇前言 灌水和日白、似乎是网坛上的茶馆、只要有闲、来此一叙.夸哈东 ...

灌水白云湖开篇

    天下第一错字--“避” 之所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这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皇帝写的,确确实实写错了,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释理由。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 ...

    下载 (57.63 KB) 2011-6-2 13:36 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就是康熙的御笔。 碑上的繁体“魚”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如果说避暑山庄的“避 ...

【史海钩沉】史上最牛B的五个错字(二)

    最具哲理的错字--“流”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右边的“坐花载月”匾额,是民国初年著名的宁夏“三马”之一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则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刘坤一为追 ...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富”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特别明显的错字。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与国咸休安富 ...

史海钩沉——史上最牛B的五个错字(五)

    “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全体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7月1日晚,在雄壮的歌声中,大型随州花鼓剧 《不下马的将军》落下了帷幕。演出结束后,剧中无产阶级革命家、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扮演者邬波仍站立在 ...

    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曾都区花鼓剧团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全力推出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用花鼓戏独特的说唱方式展现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花鼓戏擅长表演唱、做生活小戏,全剧正是以李先 ...

    “真了不起啊!我从1978年就开始看随州花鼓戏,盼了很久,停演十多年的花鼓戏又开演了,我们老戏迷有眼福了。”7月1日,在《不下马的将军》演出间隙,曾都区舜井道社区60岁的陈加芳有感而发。 6月30日和7月1日连续两 ...

不下马的将军》精彩上演

   | 2011-7-3 00:11 | 来源:随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诗诗、通讯员余运来报道:震撼的视听盛宴,恢宏的历史情景再现。7月1日晚,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随州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在神农大剧院隆重上演。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万学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传根 ...

不下马的将军》精彩上演

    6月28日下午,与随州网众网友一起去神龙大剧院观赏学习随州文化“三宝”( “炎帝神农”、“古乐编钟”、“随州花鼓戏”)之一的花鼓戏。此次花鼓戏以革命题材为纲领,命名为“不下马的将军”。 说起花鼓戏,大部分 ...

我看随州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有感

  ~云淡风轻~ | 2011-6-30 00:00

    前记:6月28号下午承蒙邬哥的盛情邀约,随州网部分网友有幸在神农大剧院观看随州地方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的试演活动。 选择发在随州方言版,主要是觉得随州花鼓戏是展现随州本土文化,其中除了特色唱腔外还有随州 ...

观随州花鼓剧“不下马的将军”有感

  爱尚家纺 | 2011-6-29 00:00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他在西路军建立的功绩,称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   在早些日子就看到关于《不下马的将军》排练幕后帖子,炎炎夏日,演员们顶着汗珠辛苦排练。看到那些幕后照片,让我由身对他们感到敬 ...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